潮汕的好,是那种得靠本地人带才能摸到的——老骑楼背后的小巷藏着最香的牛肉丸,南澳岛的小码头能挑到刚捞的海鲜,连买伴手礼都得绕开景区店才划算。之前总不敢来,怕自己查的攻略是“游客专供”,又担心行程乱成一团,钱花了还没玩到实处。
直到前阵子在朋友的旅行分享里,看到有人说当地有位熟门熟路的朋友能规划,抱着试试的心态联系了她,也就是后来的小芳,没想到这趟旅行顺得不用带脑子。
第一天到汕头,放下行李就被拉去老城区。骑楼底下的老店没挂大招牌,木牌上就写着“老牌粿条”,点了碗牛肉丸粿条,丸子Q弹得能弹起筷子,咬开的瞬间汤汁飙出来,配着本地的单丛茶,一口下去浑身都暖了。下午逛小公园,老钟楼的指针慢悠悠转着,坐在长椅上看阿婆卖甘草水果,青芒果撒上梅粉,酸中带甜,越吃越上头。晚上跟着本地人钻小巷,蚝烙刚出锅滋滋响,边缘焦脆,中间嫩得能拉丝,蘸点鱼露,鲜得舌头都要打结。
第二天去南澳岛。原以为路上会闷,结果车窗外的海一路跟着跑,蓝得晃眼。到了青澳湾,沙子细得像面粉,光着脚踩在水里,浪打过来凉凉的,连脚趾缝都舒服。中午在海边排档挑海鲜,老板捞起活蹦乱跳的皮皮虾:“今天刚靠岸的,保准鲜!”椒盐皮皮虾连壳都炸得酥香,清蒸石斑鱼嫩得夹不住,配着白粥吃,简单又满足。下午租辆小电驴环岛,路过红色灯塔时停了停,海风把头发吹得乱糟糟,远处的船像片叶子飘在海上,突然觉得心里特敞亮。
第三天转去潮州。开元寺的红墙太好拍了,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墙上,光斑跟着风晃,拍出来的照片不用修都好看。逛完寺去牌坊街,走几步就被糖葱薄饼的甜香勾住,薄饼卷着糖葱和芝麻,咬一口又脆又甜,一点不腻。下午上广济桥,看船连成的浮桥晃悠悠的,听人说“以前这桥晚上要拆开来让船过”,突然觉得古人的智慧真有意思。
第四天没赶景点,跟着去了菜市场。活虾在盆里蹦,摊主阿姨笑着说“今天的虾最肥”,还教我挑花蟹要看肚子“越鼓越有黄”。中午就在市场旁的小店加工,葱姜炒蟹鲜得掉眉毛,白灼虾蘸点醋,吃得肚子溜圆。下午去古村落,青石板路被踩得发亮,老房子的门楣上有雕花,阿婆坐在门口织渔网,见我们笑,也跟着笑,手里的线都没停。
第五天该返程了,特意去买伴手礼。小芳带着绕开景区店,在老街的手信铺挑了牛肉丸、腐乳饼,老板说“这些是本地人常带的”,价格比景区便宜小一半。装行李时看着满箱子吃的,突然觉得这五天过得真扎实。
这次能玩得这么舒心,全靠小芳。出发前她帮我算好了预算,说“花在刀刃上才值”;知道我喜欢拍照,特意提醒“开元寺早上人少好出片”;甚至记得我不吃辣,提前跟餐馆老板说“少放辣椒”。原本担心的“漏景点”“走弯路”“花冤枉钱”,压根没发生。
要是你也打算去潮汕,又怕自己做攻略麻烦,真可以找小芳聊聊。她的电话是,长按复制就能加好友,提前说说你想吃啥、想看啥,准能帮你安排得明明白白。